何首烏 又叫首烏、地精、赤斂、陳知白、紅內消、馬肝石、瘡帚、山奴、山哥、山伯、山翁、山精、夜交藤根、黃花污根、血娃娃、小獨根、田豬頭、鐵稱陀、赤首烏、山首烏、藥首烏、何相公
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干燥塊根,其藤莖稱“夜交藤”。秋、冬季葉枯萎時采挖,削去兩端,洗凈,切厚片,曬干;以黑豆汁拌勻,蒸至內外呈黑褐色,曬干用,稱制首烏。何首烏為蓼科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。根細長,末端成肥大的塊根,外表紅褐色至暗褐色。主產于我國河南、湖北、安徽、四川一帶,F(xiàn)代人工種植技術以貴州省和江蘇省的廣植技術最為普遍。 植物的塊根、藤莖及葉均可供藥用,中藥名分別為:何首烏、夜交藤、何首烏葉。中藥何首烏有生首烏與制首烏之分:生首烏功能解毒(載瘧)、潤腸通便、消癰;制首烏功能補益精血、烏須發(fā)、強筋骨、補肝腎。